近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東京舉行發布會,宣布將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車載電池廠商合作,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據之前的媒體報道稱,豐田與比亞迪早在今年2月14日情人節就已經敲定了合作,而合作的內容目前猜測有幾種可能:一是可能與比亞迪BNA造車架構有關,其中包括DM3插混技術和e平臺技術;二是比亞迪將供電池給豐田,比亞迪方面對此稱“會在合適時間正式公布”;第三則是圍繞燃料電池領域,豐田與比亞迪或開啟密切合作。雖然在6月7日豐田汽車公司的發布會上并沒有公布太多具體的合作內容,正是如此引發的外界的各種猜想,比如在國內還有像吉利汽車、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以及長安汽車等各大新能源汽車車企,豐田為何會選擇比亞迪呢,在小編看來無外乎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比亞迪更了解豐田 相比起以上車企而言,可以說比亞迪更了解豐田汽車,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早在2005年比亞迪汽車下線的第一款A+級乘用車比亞迪F3,當時一面市就被國內消費者戲稱之為“山寨版的豐田花冠”,以至于當時很多消費者辨不清楚換標后的比亞迪F3,其仿花冠大氣的外觀、內飾等,再加上F3低廉的價格在當時確實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 ![]() 在上市后的第二年,各細分市場硝煙彌漫,車型戰、價格戰、渠道戰紛紛展開。在如此劇烈的車市大戰中,比亞迪F3的日銷量卻是芝麻開花節節攀升,至使比亞迪在2006年上半年銷量增幅達到614.2%,在各汽車品牌中位列第一。而這也導致了豐田的不滿,引發了一場領業內關注的官司,但是最終卻因為比亞迪在F3身上繞開了豐田汽車的大部分專利技術而告終,由此也可見當時的比亞迪對豐田汽車研究之深確實非其它車企可比,時隔十四年之后,沒想到這段往事反而促使了兩家冤家之間的合作,也算是另類佳話一段。 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有優勢 了解比亞迪的讀者一定知道比亞迪的發家史,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成功確實讓它在新能源汽車上有著無可厚非的優勢,憑借其20多年的不斷創新,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已經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以及儲能電池等領域,并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目前比亞迪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商,這也是為什么豐田選擇比亞迪的第一大原因所在。 ![]() 除此之外,正如我們開篇里所介紹的,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憑借技術和實力,已經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核心技術,比亞迪新能源車已經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產品系列,涵蓋七大常規領域和四大特殊領域(即“7+4”戰略,其中“7”為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4”為倉儲、港口、機場、礦山專用車輛),實現全領域覆蓋。 ![]() 同時吸引著豐田汽車的還有被比亞迪稱之為“高階智能汽車孵化器”的全新架構BNA、e平臺、DM3等技術,雖然豐田擁有自己的TNGA架構,并且在該架構上打造出了C-HR和奕澤純電動版等,可能并不會采用比亞迪的BNA架構,但是也可以看出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優勢。 ![]() 三、比亞迪是民營企業 在國內豐田有著廣汽豐田與一汽豐田兩家合資車企,而這兩家都有著國企的背景,這個時候選擇跟比亞迪這家上市民企合作新能源汽車似乎更有深意。相對比來說國企大,實力雄厚無可厚非,但是正所謂船大調頭難,再加上流程手續等各種審批相信豐田也是有所考慮,在中國車市瞬息萬變,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的勢頭下,快速的進入搶點市場才是萬全之策,而與民企合作似乎更符合豐田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短板。相關的數據顯示目前動力電池面臨結構性過剩,即優質電池不足,劣質電池過剩。在新能源汽車的大勢之下,車企為保證產能供給提前選擇跟優質動力電池企業合作保障供給是最好的辦法,而比亞迪與寧德時代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電池企業,這就不難理解豐田汽車的選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