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 17:09| 發布者: 車談會| 查看: 1846| 評論: 0|原作者: 車談會
記得9月中下旬時,我在網上見到這么一則消息:原預計有60多家參加上海新能源展的企業,后來發現30多家已經倒閉了…還有十多家因為參展費用有點貴不打算來了…![]() 原本以為是段子,沒想到車展延期的事實從側面上證實了這條消息。我邊調侃的同時邊疑惑著:在“金九”加持下新能源的銷量難不成也要繼續下跌? 果不其然,乘聯會發布的9月乘用車產銷數據證實了我這一悲觀預計。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5萬臺,同比下降34.1%,環比8月下降8.2%。 比連續三個月銷量下滑更為“悲觀”的是,本月度跌幅也遠超整體乘用車市場的跌幅,這是以往從未遭遇的現象。 縱然新能源市場受整體經濟環境需求下降和補貼大幅退坡的因素影響,但這樣的“陣痛”還將繼續。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過分依靠政府補貼與政策扶持,對于任何一個市場的良性發展都是不利的,在悲觀中如何前行是目前各大車企仍要面臨的一大課題,而且也是必須經歷的自我克服與自我成長的過程。 這份9月份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榜單,或許可以看到新能源頭部企業在“后補貼”時代的“生存之道”。 ![]() ![]() 北汽新能源EU系列已經連續五個月登頂新能源銷量榜首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功于其在出租市場和網約車市場有非常大的占比空間。 EU系列的銷量主要可以歸功于EU5車系,EU5共有R500、R550、R600三種續航模式,工信部續航里程分別為416km、460km和501km,這在目前市場上的純電車型中絕對算表現優異的一類。 且EU5的車身外觀很有未來設計感,內飾方面中控和門板上的木質裝飾可以算得上是吸睛點,整體價位也十分之親民,較高的續航里程和突出的性價比使其深受網約車司機和個人用戶的喜愛。 ![]() 定位明確主打“家庭第二輛車”的寶駿新能源異軍突起的勢頭來得有些猛烈,9月的銷量表現延續了7、8月的良好表現。 寶駿E100、E200這兩款微型車在寶駿新能源的銷量中貢獻較大,要知道這樣的體型小巧、價格實惠的車型續航也達到了250km,寶駿新能源可以說“踏實”做好了一臺電動車的本分工作,去滿足用戶的城市通勤、低成本出行、充電便利性等等最切合用戶場景的問題。 另外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官方不但漲價甚至推出“怒搶價”等自帶優惠政策,還有它的一些養車低成本可以說把“省”字發揮到了極致。 ![]() 作為廣汽新能源首款車型, Aion S在9月份的銷量跟我預期值是相符合的,相較于8月份排名上升了一位來到第三名。前不久,我深度地試駕了該款車型,外觀、內飾、科技感都有驚艷到我的地方,中配410km的續航可以說完全滿足出行需求,頂配510km續航更是錦上添花。 基于GEP純電平臺打造而來,定位于純電緊湊型轎車,4768mm車長、2750mm軸距的中高級車型尺寸為用戶提供越級的腿部空間、頭部空間。除了很有外形的時尚感和內飾的高級感以外,在智能科技方面人機交互和AI自動駕駛也十分智能。 另外不僅是線上APP還是線下體驗,還能滿足用戶的深度個人定制需求, 這種與線上線下用戶群體的慎密接洽,是一種互聯網思維的體現。 ![]() 作為唯一一款上榜的豪華新能源合資車,寶馬5系PHEV能夠躋身銷量前四確實令人驚訝。這是一款中大型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外形相比燃油版沒有較大的改變,車身的“eDrive”標識特色鮮明,整體定價上相比燃油版也并未貴出太多。 出色的底盤調教在5系PHEV上自然不會缺席,但其最大亮點在于具有不錯的續航能力和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其純電續航里程為67km,綜合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50km。同時,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1.6L,按照居民用電計算不足7塊。 另外,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BBA”豪華品牌陣營中由于其它兩者在此級別插混車型仍處于“空檔期”,這也使得寶馬能夠“一馬當先”。 ![]() 比亞迪元EV在9月份的表現依舊不如同期,最終位列第五位。綜合1-9月份元EV累計銷量為54646輛,同比增長266.7%,累計銷量排名高居第二。 畢竟此前一直霸占銷量排行榜前三的V360并非完美,續航上的乏力最為明顯。為了適應市場,比亞迪已經推出了EV535,簡約風格的EV535,在內飾設計方面取消了大部分的物理按鍵,在皮質材料的包裹下,其檔次感更是有著明顯的提升。 時尚的外形、較高的性價比以及高達410km的續航依然還是有足夠的競爭力,元EV的口碑畢竟還是相對不錯,作為10萬元級別的家用車來看,可以完全滿足消費者。 ![]() 作為最早進入A00級新能源細分市場的奇瑞新能源eQ系列,在寶駿新能源沒有異軍突起之前,其銷量長期處于領先地位。 同樣定位為微型純電動車,造型小巧時尚,如今的奇瑞eQ1續航能力從原先的251km提升到了301km,不僅如此,新款奇瑞eQ1還配有電子手剎、全景天窗、無線充電等眾多實用配置。 如今的奇瑞eQ1起步價僅為5.98萬元,同時在配置等多等方面都比較實用,個人覺得仍是一臺"優秀代步車"。 ![]() 比亞迪宋Pro DM是比亞迪汽車在今年7月份推向市場的插電混動版車型,環比8月份銷量增長了15.8%,排名也從第九名提升到了第七名。 宋Pro DM的車身長度、寬度和軸距比起宋分別長出了50mm、30mm和52mm。另外它不僅加入了比亞迪最新的設計語言,同時還擁有比亞迪最新的DM 3.0技術。值得一提的是它宋Pro DM提供了兩種動力車型。 四驅性能版搭載1.5T直噴發動機與后橋單電機組成的“雙擎四驅”插電混動系統,其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323馬力,峰值扭矩525?!っ?,匹配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6.5秒。 四驅高能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臺最大功率150馬力的前橋電機,形成“三擎四驅”插混系統,綜合最大功率473馬力,綜合最大扭矩775N·m,百公里加速4.7s,目前市面上20萬級插混SUV不在少數,可能夠做到這個加速成績的屈指可數。 ![]() ES6已經開始逐漸替代ES8成為蔚來新的銷量主力了。 作為造車新勢力當中唯一一款上榜的車型,同時也是蔚來的第二款量產車型,自6月份開始交付以來,每月的交付量都在穩步上升,可以說新勢力中蔚來仍舊深受不少用戶的垂青。 ES6的長寬高分別為4850mm /1965mm /1731mm,軸距為2900mm,這個塊頭也已經逼近中大型SUV的尺寸。 產品力的提升是ES6相比起ES8最大的吸引點,包括續航的提升、底盤質感的提升、動力系統調校的提升以及軟件層面匹配的提升等。ES6百公里加速時間4.7秒,選裝84kWh動力電池組其工況續航里程最高可達510km。 ![]() 上市剛一個月,在9月初推出就斬獲2078輛銷量的e2可謂是有些亮眼,作為一款緊湊級跨界車型,比亞迪e2的外觀看上去非常時尚,可見這款車型頗受消費者喜愛。 比亞迪e2同樣也是基于比亞迪e平臺技術打造,三電系統等核心部件采用比亞迪最新技術,車聯系統搭載DiLink2.0智能網聯系統領先同級, “Follow me home” 智能自感應大燈、手機APP藍牙鑰匙和智能鑰匙Keyless等一系列智能又實用的功能也都一應俱全,而且其NEDC續航里程也達到405公里。 ![]() 盡管同比下降了65.6%,但仍擠進了前十的榜單,算上唐 DM的話比亞迪共有四款車型入圍銷量前十。更何況從1-9月份累計銷量30014輛而言,唐 DM同比增長76.5%,這個成績在同級別混動中表現十分優異了。 目前比亞迪唐DM補貼后的售價為23.99-32.99萬元,包括5座、6座和7座車型總計有9款。 這也是一款我再熟悉不過的車型,出眾的外形設計、比亞迪第三代雙模技術、100km的純電續航里程以及最快4.3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都讓這款中型SUV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與8月份相比,除了帝豪EV掉出前十、唐DM重回榜單外,9月份的新能源前十銷量并沒有較大的變動。 面對斷崖式下跌的“金九”,整個新能源的市場早已風云涌變,就具體車型銷量來看,一部分車型還是表現出了極強的“御寒能力”。 比如北汽EU系列與Aion S,兩家車企都得益于較為成熟先進的新能源技術與平臺支撐,在產品力方面得到了不少新能源車主的認可。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兩家車企面向“B端”消化庫存的同時構造自身的出行生態圈也不得不說是另外一種角度。 比如剛加入“戰局”的Aion S針對如祺出行專門定制的“網約車”,或許這個領域今后陸續會有許多新能源車企想要爭奪。 再比如一直以新能源板作為自己的“長板”的頭部企業比亞迪,共有四款車型入圍銷量前十?!巴醭盗小迸c“e系列”的雙線并行策略極大的豐富了產品線,其“抱團”出擊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A00級新能源市場依舊表現出非常強大的可塑性,從寶駿迎頭直追反超奇瑞到現在穩居前三,說明找準下沉市場的準確定位并適時制定合適的推銷手段依然行之有效。 即便下個月的形勢仍不樂觀,補貼退坡的陣痛還將繼續,但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只有提高產品力練就“金剛不壞”神功的企業,才能有絕對實力脫穎而出。 未來的趨勢或許會是傳統車企將形成頭部聚集效應,比如比亞迪、廣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而實力弱的將難見蹤影。 |